01 是什么原因使得读书在物流行业变的如此的艰难?
微信盛行,碎片化的阅读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但你把微信当做知识的来源就大错特错了,它充其量只是一种浏览,一种知晓!
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相比之下,真正的阅读需要读者能够持续专注在书页上,集中全部精力,通过直面的信息进行思考。
物流人很忙是事实,但不应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自己的节奏,迷失了自己的阅读目标。
碎片化的网络、不能够达到阅读深度
自媒体呈现的内容与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不相关。媒体和网络认为新闻的价值在于“新”,而不在于这条新闻对你个人的生活、职业、工作、教育、住房、看病、养老、收入等的“相关性”。
多数媒体和网络的消费者在看新闻事件时, 更多的是事件的“新鲜性”、“趣味性”。比如成都七中的过期食品比枯燥的物流税费的改革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而忽视了你需要得到的知识点和方向。
自媒体的发达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信息量,但在这些海量信息面前如何取舍,成为你摆在眼前的难题?每一个事物的到来都有其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就像人心中同时存在着善与恶。 针对于当下的学习来源问题应该是你考虑的问题!
网络的口号是,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新闻。好像你如果比别人早在媒体上看到这条新闻,你就比别人优秀和幸福。 不知不觉中我们陷进了一个被自己结成网彻底的失去了判断,你的专注力慢慢的随着网络的引导、随时随地的抛锚。
世界今天的成就源于思考,碎片化的认知世界,是媒体和网络上的诡辩家、媒体上的各类演艺人士和媒体上的政客提供给我们的精神食量导致的。
我们不探讨,不纠正您的阅读方式。只是希望您能选择几本好书,告诉您选择的标准和意义所在!
你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深度阅读,如分拨中心的选址于建设、零担信息化的种类,港口的运营,微众银行信贷的数据化、ETC、保险.......
这些可能比阅读那些趣味性十足的段子没有吸引力,但这应该才是你进步的阶梯!
现在可读的工具书学来越少、这是出版者没有办法适应更替叠加的速度、在你刚刚整理完毕时,它可能就成为过时的知识;如新零售、盒马、菜鸟、城配、车货匹配APP.......
如果你写一本关于共享单车的书,校稿、申请书号、印刷、发行、到了出版的时候,突然小黄车,摩拜都已被收购,尴尬不?
摩尔一样的更替速度使得作者掌控力越来越弱。
书架上充斥着各样的物流书籍,但雷同和缥缈的主体,很难看到一本能够指导我们的工作与学习的,反倒那些淘宝小店的攻略指南有着较强的操作性!
1)首先是管理类书籍
巴菲特的投资诀窍”读不读?李嘉诚发家史”算不算管理书?如果不算,管理类的书籍就只剩下“营销与销售的区别”“会计与管理会计”“战略与执行”“ERP”和“平衡记分卡”这类纯学术性的书籍;如果算,那么教人发财致富的书就都应该算。
目前中国管理类的书太多了,任何书店中,摆在当眼的四仰八叉躺着卖的大都是管理书,而侧身立着的大都是“如何吃得健康”“医学小常识”“道德与修养”“家春秋”‘’富爸爸穷爸爸‘’等等教人干活、生活和思考的书,因此,进了书店闻不到钱味的人必是得了鼻炎。
怎样选管理类图书分类
首先,最不值得读的一类管理书是介绍别人企业管理经验的书
比如“山姆.沃顿、洛克菲勒”“丰田文化”"杰克韦尔奇"......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专业写手写的,书中的主人翁始终是观众和演员的关系。
然而,看戏和演戏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感同身受在企业管理中不管用。
如果不信?你把房子卖掉,把钱投到股市中试试,你就会知道看戏和演戏的区别了。不过,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自己写的传记或案例则另当别论,比如:王石、韦尔奇写的回忆录。读者会从他们作品中体会到成功的偶然和失败的无奈,从而知道真实的商场一定有人不可控制的因素。
其次,时髦的管理书你别看
什么是时髦的管理书?“穷爸爸富爸爸”“奶酪”“蓝海”“送给加西亚”等等,为什么?人类自从创造了货币, 每个能赚钱的犄角旮旯都被前人和现代人挖得干干净净,绝不会再有一个谁都没想到,单单被畅销书作者发现的赚钱的机会,这就是所谓,“太阳底下无新意。”
话也不能说的过绝,商场上总是有新的英雄出现,商业传奇都是建立在一个个“新意”基础上,比如丰田、宜家、华为、万科、腾讯这些让人眼热的企业。可惜,当这些“新意”被写成书时,丰田车已经开到你家门口了。
因此,凡是能一下子使上百万人茅塞顿开的管理书,永远是管理学者和写手们的“新瓶装旧酒”,以满足一代代新人类越来越不耐烦的发财之梦。
第三,看不明白的管理书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思想显然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泰勒、法约尔、伯纳德、西蒙、德鲁克、波特、卡普兰这些管理大师的方法和著作,已被用很多方式翻译过来。由于学者没有精力过企业管理、译者对企业管理问题知之甚少,所以大多数西方管理书籍的中译本,让中国人读起来感到很外国,很晦涩;也正因为如此又显得很深奥,就像佛经似的 。
其实企业管理最忌讳复杂,任何企业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工作无非是产供销,再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不领悟作者的初衷、都是天书一般;
因此,当你不幸碰到满篇尽是“ERP 、愿景 、SWOT 、执行力、流程审计、文化创新”等等新名词的书,赶快把它扔了吧。
当把以上这三类管理书删除后,你就会发现书架子空了很多。但是,仍然不要先急着读书。因为管理是实践的艺术,“做”永远在“知”之前。没有人通过读钢琴演奏法学会弹钢琴;也没有人通过读管理书就会管理。管理有点像谈恋爱,看多少言情小说和爱情大片,也顶不上“实战”一次。
因此,读管理书的最好方式是:“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和习的关系,或者说知和行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向是儒学中的重要一环。
与同行讨论过关于物流方面的书籍的质量,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书店物流管理类书架上的几乎成了集体抄袭!就是现在国内出版的物流书籍杂七杂八的非常多,让人眼花缭乱,好书凤毛麟角,经典的一直是那本。